陈凯获评“2025北京榜样”:创办中华遗嘱库,用遗嘱守护和谐家风

2025-06-30 17:48 | 查看: 130625

日前,中华遗嘱库创办人陈凯荣登2025年6月第四周“北京榜样”榜单。他用十余年坚守,推动了遗嘱进入每个中国家庭,为数以百万计的家庭解后顾之忧,传和谐家风。

图片

△陈凯获评“2025北京榜样”

陈凯的公益之路始于2007年。在澳大利亚交流期间,他亲历了东西方遗嘱观念的强烈碰撞——当国内著名演员侯耀文离世引发遗产纠纷时,国外朋友纷纷疑惑:“他为什么不写遗嘱?”陈凯惊讶地发现,在国外,人们结婚生子后订立遗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图片

△陈凯(右)荣获中国红十字会“爱心大使”称号

回国后,陈凯专注于遗嘱问题研究。作为专业律师,他目睹太多亲人因遗产分割反目成仇的痛心案例。“遗产纠纷的核心症结在于老年人财产自主权的缺失。”陈凯洞察到问题的本质。

图片

△陈凯(左)与前来订立遗嘱的老人合影

2012年,他捐资成立北京阳光老年健康基金会,并于2013年正式启动中华遗嘱库公益项目。

项目初期举步维艰。“很多人一听立遗嘱,扭头就走,甚至怀疑我们是骗子。”陈凯坦言面对“谈遗嘱色变”的社会心理壁垒,他没有退缩,而是带领团队深入社区、养老院,用通俗语言和鲜活案例诠释 :“遗嘱不是终点,而是对家人负责的起点”。

图片

△陈凯解读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数据

在陈凯的坚持下,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华遗嘱库已在全国设立了56分库,为57.2万人次提供了遗嘱服务,登记保管了35.7万余份遗嘱。最高人民法院《中国裁判文书网》公示了118例涉中华遗嘱库的生效案件。人民法院在审判中根据中华遗嘱库出具的证明直接认定遗嘱真实合法有效。

陈凯的创新远不止于此。他带领团队推出了“继承无忧”八大服务措施,极大提升市民在遗产继承方面的便利性,最大限度减少因财产继承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和困扰。

他组建的5.2万人志愿者团队,仅2024年就举办近1600场讲座及近3000次普法活动,覆盖1735个社区。

今年3月,陈凯再获民盟中央“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支撑他一路走来的,是父亲的临终嘱托:“要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

图片

△陈凯荣获民盟中央“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从避讳到接纳,从恐惧到坦然,陈凯用专业与温情推动着社会观念的革新。在遗嘱这一纸文书背后,他守护的是万家灯火的和谐与温暖,传承的是中华民族的孝道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