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恋陷阱:七旬老人复婚纠纷案透视老年人婚姻权益保障困局
2025-03-27 09:17 | 查看: 130794
被骗去民政局,这婚姻算不算数?
2025年3月24日,上海徐汇区72岁的王大爷一纸诉状将小18岁的前妻林女士告上法庭。这场跨越二十余年的婚姻纠葛,因房屋征收补偿问题再次成为舆论焦点。法院最终驳回 "婚姻无效" 诉求的判决,更引发公众对老年人权益保护的深思。
01
相差18岁的婚姻埋下隐患
老王今年72岁,林女士54岁 。时间回溯至上世纪 90 年代,从事个体经营的王大爷结识了离异带子的林女士。两人2009年5月22日登记结婚。两人婚后未生育子女,而林女士与案外人育有一子。
早在2021年4月26日,老王就曾起诉离婚,双方于2023年6月28日经中级人民法院判决离婚。在判决书中,林女士自述老王患有精神分裂症,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双方矛盾的根源主要是房产利益纠纷。
图片来源:网络
2023年12月13日,法院判决老王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之后指定老王的儿子小王为其监护人。老王称,离婚后林女士为争夺财产,不仅藏匿他的身份证、户口本、银行卡,还收取他承租商铺的租金,两人反复争吵,导致他2023年两次脑梗住院,最终被鉴定为无行为能力人。
此外,老王还透露,在他住院治疗期间,林女士将其偷偷带离医院,并多次以满足其生理需求为条件,要求老王对其言听计从。
02
拆迁利益下的亲情撕裂
2024年2月26日,一则《关于房屋征收不得实施相关行为》的公告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老王的房产被列入了征收范围。
老王表示,林女士为了争夺征收补偿利益,实现为案外人儿子买房的目的,于2024年3月1日哄骗并带走自己,向婚姻登记处隐瞒他无行为能力的事实,办理了结婚登记。老王称自己当时对于爱情、婚姻、配偶、结婚的后果,及其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因结婚而发生重大变化等,是没有认知和判断能力的。
图片来源:网络
老王认为,再次结婚时自己已被鉴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法辨认自身权利义务,没有结婚的行为能力,因此这段婚姻应被判定无效。
然而,林女士在法庭上坚决不同意老王的诉讼请求。她辩称,办理结婚登记时,自己对老王的无民事行为能力状况并不知情,婚姻登记机关也未发现老王存在行为能力异常的情况,整个登记过程合规合法,不存在刻意隐瞒行为。
林女士还强调,复婚后在她的照顾下,老王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逐渐恢复,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此外,她指责小王试图通过诉讼手段获取老王的财产利益,尤其是拆迁补偿方面的利益,这一行为在道德和法律上都应受到谴责。
03
诉讼请求被法院驳回
在庭审中,双方各执一词。王大爷方出示精神鉴定报告,强调登记时当事人无法认知婚姻的法律后果。而林女士则坚称 "复婚系双方自愿",并出示婚姻登记处的规范流程证明,声称对前夫的精神状况毫不知情。
法院经过审理认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51条规定,婚姻无效的情形只有重婚、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未到法定婚龄这三种,而本案中老王和林女士的婚姻并不符合以上任何一种情况。此外,我国法律并未将无民事行为能力作为婚姻无效的法定要件。
最终,法院驳回了老王的诉讼请求。
图片来源:网络
该案经媒体报道后,#老人被小18岁前妻引诱复婚崩溃#话题冲上热搜。网友评论呈现两极分化:部分人谴责林女士的道德低下,但更多人则关注制度完善,并呼吁此类老年人应提前订立遗嘱,规划好身后事,这样才能减少家庭矛盾与利益纠纷。
社会学教授李明指出:"我国60岁以上再婚率已达12%,但相关权益保障机制明显滞后。"
值得关注的是,王大爷并非孤例。上海老龄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涉及老年婚姻的财产纠纷同比上涨37%,其中72%与房产相关。这些案件共同指向一个现实:当夕阳恋遭遇拆迁利益,情感与法律的博弈往往让老年人沦为最大受害者。
04
在利益洪流中守护最后的体面
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数据显示:2013—2024 年间,订立遗嘱人群年龄段集中在60至70岁之间,比例为50.58%,该年龄段比例逐年上升,该年龄段人群已经成为老年人订立遗嘱的“主力军”。其次是71-80岁年龄段,比例为33.85%。
图片来源:中华遗嘱库
在60岁以上老年人再婚率不断攀升的当下,涉及婚姻财产纠纷的问题呈现高发态势,那么,我们该如何切实保障他们的权益呢?中华遗嘱库创办人陈凯提出了以下几点见解。
首先,作为子女,应当与父母保持紧密联系,深入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状态,与老人保持紧密的交流。尤其对于那些留守老人,即使子女因工作或其他原因不在身边,也应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他们保持经常性的沟通。
其次,子女需要增强风险意识。当前社会,老年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非常受人关注,尤其是有房有钱的老年人,非常容易被周围的人觊觎,熟人犯罪的情况也时常会发生,潜在的危险无处不在。因此,我们需要要提升防范意识,做到防范于未然。
最后,老人们也需要提前做好规划和准备。他们可以选择到全国性公益项目中华遗嘱库立遗嘱,明确自己的财产分配和继承意愿。
图片来源:中华遗嘱库
老王的案件终审落槌,但引发的思考远未停止。当老龄化社会撞上拆迁经济,当婚姻制度遭遇人性算计,我们更需要清醒的认识:在还能掌控命运时做好规划,是对人生最后的负责。毕竟,比财产更珍贵的,是晚年的安宁与体面。作为子女,也要积极帮助父母在清醒时妥善安排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