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立遗嘱需要准备什么?5分钟搞懂全流程

2025-03-05 10:30 | 查看: 132633

一份无效遗嘱,可能撕裂一个家庭。
七旬老人手写遗嘱未注明日期,子女为争夺房产对簿公堂;
打印遗嘱见证人是儿媳,直接被法院判定无效;
……
一份合法有效的遗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纷争,更是维护亲情的重要保障。今天,中华遗嘱库帮你用5分钟理清流程:立遗嘱都要准备些什么,以及立遗嘱都有哪些步骤呢?

0

1

立遗嘱必备材料清单

(缺一不可!)


遗嘱链接着财富的流动与传承,同时也有着严格的法定形式与要件,往往在订立之前需提前准备以下材料(回复关键词:清单,获取最全材料清单)


·立遗嘱人的:身份证(原件)、户口本(原件)、财产凭证(房产证/协议、银行卡/存折等凭证原件)

·继承人的:身份证(原件/复印件/照片都可以)


完备的材料是遗嘱合法性的基础,而选择恰当的遗嘱形式则是确保效力实现的关键。

那么目前常见的遗嘱形式都有哪些呢?


02
立遗嘱常见形式(秒懂!)

我国《民法典》规定的遗嘱形式,主要有:

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口头遗嘱、公证遗嘱。

不同遗嘱形式之间有什么区别?我们一起来看下:

自书遗嘱必须亲笔书写+签名+日期;

代书遗嘱需2名见证人(无利害关系),其中1人代书,并由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

打印遗嘱需2名见证人(无利害关系),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遗嘱每一页签名,注明年、月、日;

录音录像遗嘱需2名见证人(无利害关系),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录音录像中记录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

口头遗嘱仅适用于危急情况,需2名见证人(无利害关系),危机解除后补书面遗嘱,口头遗嘱失效;

公证遗嘱:通过公证机关办理并获得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材料,由专业人员协助撰写并审核。

虽然遗嘱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是它的撰写和执行并非易事,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家庭纠纷,甚至法律诉讼。

比如,自书遗嘱内容若表达不明确或含糊不清,可能会导致后续纠纷;代书遗嘱常因代书人理解错误,无法保障遗嘱人真实意愿……

最高人民法院数据显示,全国审理的遗嘱继承纠纷中,60%的遗产纠纷因遗嘱无效引发。

一份合法有效的遗嘱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华遗嘱库作为中国遗嘱专业服务开创者,致力于推动遗嘱进入每个中国家庭。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华遗嘱库已为47.9万多人提供遗嘱服务,登记保管了31万余份遗嘱。其中在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书网公布的102份生效判决书,全部合法有效。

03

专业之选:

为何31万家庭都选择中华遗嘱库?


·更放心:民政部主管、国家级基金会主办,作为遗嘱行业开创者,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成功案例。各大媒体近万次报道,千余锦旗群众认可度高。

·更安全:平稳运行11年,服务覆盖69个城市。登记保管31万份遗嘱领先全国,102份判决书验证有效。

·更专业:首创全体系流程,证据链完整。百名专家智库,解决疑难问题。



04

九大专业流程,

中华遗嘱库为遗嘱效力保驾护航


为确保遗嘱的真实性和法律效力,中华遗嘱库建立了一套符合法律规定的遗嘱服务流程,使立遗嘱人订立遗嘱的真实性得到了有力保障。

Step 1|遗嘱咨询:中华遗嘱库遗嘱咨询师为立遗嘱人提供1对1咨询服务。

Step 2|遗嘱起草:根据咨询的结果出具遗嘱建议草稿的服务。

Step 3|遗嘱订立:在专业引导下,将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愿以具有法律效力的形式确定下来。

Step 4|人脸识别:读取立遗嘱人身份证信息并与其本人脸部影像进行计算机比对,进行身份确认。

Step 5|身份验证:中华遗嘱库系统读取立遗嘱人的身份证信息,与公安部身份证信息系统联网进行核对,最大限度地杜绝冒名顶替办理遗嘱的现场。 

Step 6|指纹扫描:中华遗嘱库系统采集立遗嘱人的三枚指纹信息,作为未来身份核对的证据。

Step 7|精神评估:中华遗嘱库建立国内首个遗嘱人精神评估体系,由专业精神评估师根据专业测评体系,对立遗嘱人订立遗嘱的民事能力进行认定,并出具评估报告,与遗嘱档案一同存档备查。

Step 8|密室登记:在独立空间内,只有立遗嘱人和工作人员在场,排除了外界干扰和胁迫的可能性,确保立遗嘱人完整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

Step 9|专业见证:中华遗嘱库的专业见证人对遗嘱订立过程进行现场见证。

Step 10|文件存档:系统对全部流程文件进行扫描,纸质存档与电子存档同步。 

Step 11|司法备案:2018年起,中华遗嘱库系统接入“司法电子证据云平台”,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备案,可供法官在庭审中直接查看和核验。

Step 12|保密保管:中华遗嘱库采用“临时库、中转库、永久库”三级保管体系,采取多级授权等管理方式,确保遗嘱的安全。

遗嘱不仅是对家人深情的守护,更是确保家庭传承和谐无忧的关键。


《中华遗嘱库白皮书(2023年度)》数据显示,近年来立遗嘱人群平均年龄从77.43岁下降至67.82岁,越来越多的人打破传统观念,开始通过订立遗嘱,决定身后的财产分配。

让法律守护亲情,用专业延续关爱。立即预约专业咨询,免费领取遗嘱工具包——别让“意料之外”,成为亲情无法承受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