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视观察:直面遗嘱这一“课”

2024-05-11 17:39 | 查看: 133886

四月清明时节,是传统的缅怀先人祭奠先人的时节。《广视观察》四月份最后一期,我们来探讨一下立遗嘱这个话题。遗嘱和死亡这一对词汇,似乎远离现实生活。但近十年来的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提前订立遗嘱。


人生必修课 通过生死透彻生命


点击链接查看视频


2024年2月28日播出《广视新闻》(《人生必修课  通过生死透彻生命》)


我们在大学城,随机拦下了一群大学生。这群年轻人,不像他们的祖辈父辈那样,避忌谈论死亡。


1.png


网络时代在他们身上留下了深刻印记。


2.jpg


学生:赶紧把我浏览记录、聊天记录删掉。

学生:我会找一片没有人的森林乱走,死了就自然而然死了。我不想被别人知道,而且我觉得在森林里死掉会比较体面。

学生:我想把对爸妈的爱,重新换一种方式,比如说送他们一只宠物,换一种方式陪伴他们。

3.jpg


学生:如果我不幸,哪一天黑着头发走了,拜祭的时候你们不要给我倒酒,给我倒柠檬茶。

学生:我在遗嘱里面会写上一句话,希望大家不要太过想念我,不要因为我的离开太有影响。

学生:对我父母说一些生前没来得及和他们说,或者一直想和他们说,没来得及开口的话。一方面是遗憾的填补,另一方面是人生的满意之处、得以之处的回顾和感恩。
学生:立遗嘱其实可以换一种方式,比如说我叫总结人生,可以是一种阶段性的总结,你阶段性去总结你现在创造了什么价值,未来需要创造什么价值,再复盘过去二十年自己做所的。


4.jpg


广州大学教授胡宜安在2000年开始,开设了一门选修课,生死学。这也是国内首个在大学开设生死教育的课程。每到期末他都会留下一份作业,让学生写一份遗嘱。

“我要感谢我的父母,是你们给我生命,陪伴我成长,感谢你们在我平凡的生命中注入无尽的关爱。”


“在我死后,可以将仍能工作的、健康的器官,捐献出去。拿我遗体做实验的医生们可要好好珍惜,手术刀别用力太猛,我怕疼的。”


5.jpg


“学生在课堂上写遗嘱,实际上是站在人生的终点站审视当下。”广州大学教授胡宜安说。


胡宜安教授的“生死课”,表面谈死,实则论生。他认为,对于生死的思考,有利于大家正确认识死亡,在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和尊重生命。在授课的20多年来,他的学生也从“80后”、“90后”到如今的“00后”,他说每一代的学生,面对死亡都有不一样的观念。


6.jpg


广州大学教授胡宜安说,“80后”的学生,他们是比较理性地去看待生死,“90后”学生思考固然是有,但是也带有一些个性化。但更大的变化是“00后”,都是轻松的,生活化的内容,不再是像以前一谈到死亡就回避。说明我们社会更开放了,这是文明进步的表现。


7.jpg


在很多年轻人眼中,立遗嘱似乎成了个性的展现、爱意的表达。他们的“遗愿清单”与现实财产无关,毕竟当下他们拥有的更多只是虚拟财产,比如社交媒体、网络游戏的账号等等。因此他们的清单里,更多的是回顾过去,强调活着的精彩,以及对父母的爱与回报。


一纸遗嘱 爱的延续


点击链接查看视频

2024年4月28日播出《广视新闻》(《一纸遗嘱  爱的延续》)


时代在变,越来越多人不再避讳遗嘱,而是通过订立遗嘱,在生前了却“身后事”。根据中华遗嘱库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遗嘱登记保管数量超过31万份。订立遗嘱的人群,也日渐年轻化。遗嘱背后,是对人生的思考;一纸遗嘱,也是爱的延续。


8.jpg


“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无论在哪,我都会继续爱着我自己,希望你也在今后的人生中爱自己,追求自己的浪漫。我爱你,妈妈。”


当要直面生死,最后落到笔端的都是最深的表白和祝福。“幸福留言卡”上的一字一句,是张先生(化名)写给妈妈爱的告白。张先生是广州一所高校的老师,都说“三十而立”,30岁这年,他决定立下遗嘱。


9.jpg
10.jpg


张先生(化名)说,你不知道你哪一天突然就离世了,办理身后事,对于年轻人来说都够麻烦了,中老年人去忙活这些事情,对于他们来说是心理上巨大的消耗。“遗嘱证出来后,我可能会放在家里的某个角落。”


11.jpg


年轻人立遗嘱,已经不再是新鲜事。七年间,在中华遗嘱库进行遗嘱保管的中青年数量上涨了24.5倍。他们不忌讳谈论死亡,主动提前安排“身后事”,包括财产传承和情感嘱托。爱恨情仇,都体现在一纸遗嘱上。


12.jpg


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法律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人选择用立遗嘱的方式来避免家庭纠纷。作为遗嘱咨询师,杨茜蕾服务过上千咨询者,她看到过一些人为了争夺财产与亲人反目,但也在一份份遗嘱中见证着双向奔赴的爱与守护。


13.jpg


中华遗嘱库广州越秀分库主任杨茜蕾说,每一个年龄阶段的,也有不同的故事。可能父母来立遗嘱,最多的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她见过头发花白的老人,夫妻双方只担心的是,我走了以后。我的老伴怎么办,谁来保护他。


14.jpg

15.jpg


遗嘱人平均年龄从77岁降至67岁;“80后”订立遗嘱的人数上涨超过20倍;“90后”订立遗嘱的人数超过10倍;中华遗嘱库的遗嘱登记保管数超31万份……这一组组数字,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下观念的转变。立遗嘱并不是迫近死亡的标志,而是一种敬畏生命的觉醒。在订立遗嘱过程中,更深入地思考人生,更辩证地看待生命的终结。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份爱。


未知死,焉知生
点击链接查看视频

遗嘱在广东话里面,还有一个替代的表述,叫做“平安纸”。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习俗对死亡二字的避讳。但时代进步,人的观念也在变化。现在网络上有个流行说法,说是“90后”、“00后”“整顿”职场。这个“整顿”说的就是改变世俗观念。其实,年轻一代,“整顿”的何止是职场。就连“死亡”“遗嘱”这样被老一辈认为不吉利的字眼,在越来越多人的眼中,变得“百无禁忌”。直面人生,他们主动提前订立遗嘱,将自己的社交平台账号、虚拟货币、游戏账号的去留交代清楚;把对挚爱之人的感激与祝福、嘱托与期望,也都一一记录。这些改变,得益于生命教育,得益于那些直面生死的影视作品,得益于个体的思考。“人生剧本”原本就是充满着各样可能,也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谈生论死,从来都不是消极的做法,而是理性的未雨绸缪,是直面自然规律去认识生命的有限,是活出自我实现价值的冷静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