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亿!她全都捐了!
2024-04-30 14:48 | 查看: 134449
日前,纽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收到了一笔令人瞩目的巨额捐赠——10亿美元。这笔捐赠不仅让该校所有四年级学生在2024年春季学期免除学费,而且从今年8月开始,全体学生学费全免!
令人惊讶的是,这笔巨额捐赠并非来自学校校友或知名慈善家,而是已故亿万富翁大卫·戈特斯曼的遗孀露丝·戈特斯曼!
▲爱因斯坦医学院(图片来源:网络)
巨额遗产全捐出,点亮学子前行路
据悉,露丝曾是爱因斯坦医学院的教授,长期担任学校董事会成员。多年来,露丝面试了数十名申请该医学院的学生,深知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来说,学医有多么不容易。
▲露丝·戈特曼(图片来源:网络)
正是基于这份理解与社会责任感,她决定将财产捐赠给这所大学,免除学生高昂的学费......
而这笔巨款,实际上是露丝的丈夫大卫·戈特斯曼的遗产,他是一位成功的商人,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早期投资者和董事会成员,也是纽约投资管理公司第一曼哈顿公司的创始人。
他与“股神”巴菲特有着长达60多年的深厚友谊。2022年,大卫以34亿美元的身家,位列《2022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883位。然而,这位商业巨头的遗产并非仅仅是一笔金钱,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期望。
▲大卫·戈特斯曼(左)和巴菲特(图片来源:网络)
大卫留给妻子的遗嘱中,有这样一句话:“用它做你认为对的任何事。”
妻子露丝也没有辜负这份期望,她选择以丈夫的名义,将这笔巨额遗产全部捐出,助力医学院的学子们实现梦想。
这笔捐赠,不仅解决了学生们经济上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更专注于学业和研究,更是对他们精神层面的巨大支持。
中华遗嘱库见证的慈善传承
露丝这样的善举并非个例,其实,在中华遗嘱库也接待过不少这样的市民,他们也同样是通过订立遗嘱的方式将遗产捐赠出去,仅被媒体报道过的就有好几例:
……
也许有很多人认为,慈善捐款一定是很有钱的人才会做的事情。但其实,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有这样的想法。
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厉以宁在《股份制与现代市场经济》中表示:个人出于自愿,在习惯与道德的影响下把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或大部分捐赠出去,可称为“第三次分配”。
遗嘱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
第三次分配是指企业、社会组织、家族、家庭和公民个人等基于自愿原则和道德准则,以募集、捐赠、资助、义工等慈善、公益方式对资源和财富进行分配,以此促进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共同富裕。
图片来源:网络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而遗嘱作为一种财产再次分配的法律工具,也就意味着它在“第三次分配”的制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遗嘱人可以通过订立遗嘱的方式,在自己去世后,将财产指定捐赠给公益组织或用于慈善事业。由于财产捐赠时,遗嘱人已经去世,因此这并不会影响到遗嘱人的生活质量。
在遗嘱中可以明确地支持某一个慈善组织,或者为某个社会问题提供解决方案、资助等,通过明确捐赠目的,遗嘱执行人与遗产管理人将按照遗嘱人的意愿,将遗产用于社会发展,并激发其他人参与其中。
通过遗嘱可以制定具体的捐赠计划,捐赠的金额或财产的比例、规模、时间、进度等,并且选择专业团队运作,从而促进某个领域、行业的发展,真正实现第三次分配的重要意义。
遗产捐赠后,受赠人会公示接受捐赠的情况,这将会成为激发其他人参与其中的标志性行为,表明了捐赠人关注社会问题、国家问题,并已经采取积极行动解决,这也将为其他人提供灵感,并促使他们考虑参与到捐赠财产的行动中。
这种分配形式既有助于提升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又能激发高收入群体参与慈善活动的积极性,推动社会福利的全面覆盖和广大群体的普遍受益,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价值导向。
专业的机构做专业的事情
中华遗嘱库创办人陈凯建议,应该提前指定值得信赖的自然人或专业机构作为遗产管理人,按照捐赠人的真实意愿,负责处理遗产各种继承或变现的手续,平衡继承人、其他遗产利害关系人的权益,同时保证受赠机构能够顺利获得捐赠的财产,避免潜在的家庭纷争和社会矛盾。
因此,通过专业的机构订立遗嘱至关重要。中华遗嘱库不仅具备丰富的法律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遗嘱规划服务,还能够在遗嘱执行过程中提供专业的法律支持和指导,最大程度地实现逝者的期望与嘱托。
露丝的善举,让我们看到了遗嘱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一份财产分配的清单,更是一份情感的传承、一份责任的担当、一份对社会的回馈。
在这个充满变化与不确定的时代,愿每一个逝者的心愿都能得以实现,每一份善举都能为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温暖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