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闻广播:这个清明节,我们和100个人聊了生死

2024-04-17 17:50 | 查看: 130803

死亡是凉爽的黑夜,生命是闷热的白天。”诗人海涅在《还乡曲》中这样描述生死。

史铁生则认为:“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了时间。

一直以来,人们从未停止关于生死的讨论。如何看待死亡?思考死亡有什么意义?

这个清明节,我们和100个人聊了生死。

01 你害怕死亡吗?


1.jpg


“说到死亡,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今年25岁的马嘉,对死亡的恐惧还要追溯到上小学,有一天她突然想到“人总是会死的”,就被吓哭了。


一想到每一天都离死亡越来越近,人的肉体和思想终有一天会消失,马嘉就感到害怕。朋友惊讶于作为“淡人”的她,竟然说出“宁愿感受活着的痛苦也不愿意消失”这样的话。

不只是马嘉,很多人都“怕死”。

35岁的阿刘已经有好几年不敢体检了,她害怕看体检报告。“很善于糊弄自己,就喜欢假装自己健康的活着”,阿刘说,“关于死,不敢想”。

喜欢骑摩托的22岁大学生小志,曾经以为自己不害怕死亡,直到在一次山地活动中为了躲车出了事故,他才觉得对“生”是如此渴望。身体倒地时,他的脑子里一片空白。然而当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他真切地感受到死亡来临时,自己有强烈的求生的欲望,“觉得只要活着比什么都强”。

人们从不缺“怕死”的理由:

“我才16岁,还没玩够。”

“怕很多年后,这个世界会没有人记得我。”

“还没挣到钱,没能力去面对死亡。”

“我不害怕自己死,但我不能接受家人的离开,即使是我的小猫,一想到它有一天可能会走,我都受不了。”

……

2.jpg

图源电影《飞越老人院》

相比于年轻人的“惊恐”,老人们显得更加淡定。当被问到如何看待死亡时,他们会说:

“生死有命。”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人没办法抗拒,逃不脱。”

“我从不忌讳谈死亡,儿女反而忌讳,我很早就想好了自己的后事。”

或只是非常酷地说一句:“没什么看法。”

又或是戏谑道:“怕死也得死,不怕死也得死,怕死就能不死吗?”

今年79岁的王奶奶身体不大好,患有白内障、严重的颈椎病和冠心病,她89岁的老伴儿则每天遭受着肺栓塞、胃肠化生、前列腺相关疾病的折磨,还担心着万一哪天突然脑梗。

“我老伴儿一宿要起夜六七次,老遭罪了,现在都瘦成皮包骨了,以前也很高大漂亮的”,王奶奶说,“这是一种无形的刑罚”。但她依然觉得还是活着好:“因为我是一个比较恋家的人,比较重感情,我舍不得人。”

只要天气好,他们就会在小区楼下的小花园晒太阳,“现在和过去不一样了,过去吃不饱,生活困难,现在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是最幸福的时候”,王奶奶说。

3.jpg

图源电影《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

当然,并不是所有年轻人都谈“死亡”色变,他们中有的人表现得很豁达

“对于这种虚无缥缈把握不了的问题,我不会过多地去思考。”

“一切都是天命,明天和意外你不知道哪个先来,还是享受当下最重要。”

“有时候死亡也是一种解脱,就不会感受到痛苦了。”

甚至还有人在幼年时,听到死亡想到的是“高兴、开心”。

今年27岁的小张从小对声音很敏感,村子里只要有人去世,就会有送葬的队伍吹鼓乐,“人很多,会一边朝前走一边吹,有时候还敲得很欢”,所以每次听到鼓乐声,她就会跟奶奶说:“走喽,看死人去喽!”然后看着送葬队伍走到离家不远的庙,热热闹闹的把纸船、纸人、纸做的牛马羊等付之一炬。

直到后来身边有人去世,小张才终于感受到了“死亡是件让人悲伤的事”。她渐渐明白,人活着唯一的结局就是“死”,其余都是变量,“要在不断流逝的生命里,尽力地过好自己的日子。”

4.jpg

2021年6月布布因车祸去世

2021年以前,25岁的小诗对死亡和命运的感受都不太强烈,但在她养的小猫布布因车祸去世后,她开始认同“生死是命中注定的”。

她看到一个鲜活的生命,突然被碾碎,变成了一个“烂掉的布娃娃”。“感觉整个身体都炸开了,完全变成了一堆化学物质”,小诗说,“活着的时候是宝贝,死了就什么都不是了,这就是生命”。布布去世那天晚上,小诗哭了一夜。

她喜欢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里写的一句话:“人不是在该死的时候死,而是在能死的时候死。”在她看来,死亡就是一个人的能量不足以支撑他活下去时,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

02 你如何面对他人的死亡?


清明将至。北京墓园。人头攒动。

摆上鲜花供品,俯身鞠躬——活着的人又在想念另外一个世界的人了。

数据显示,2023年末,北京常住人口2185.8万人,死亡率6.13‰。如果按此计算,仅去年,北京就有超过13万人离世。

5.jpg

4月2日,八宝山殡仪馆。图源北京日报

死亡,是一个说起来轻飘飘、听起来冷冰冰的词,但每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都是沉重的,只有亲历者才知道背后有多少不足为外人道的眼泪。

亲人的死亡是会让活着的人感到窒息的。

阿让今年28岁,她的外公在几年前去世,临终前已经无法进食,也不能说话,人变得非常消瘦,“我更心痛的是外公临终前这样痛苦的状态,如果人可以没有痛苦地离开这个世界就好了。”阿让认为死亡对于外公来说是解脱,但家人很难释怀。

外公离世后,阿让的妈妈——一个唯物主义者,开始相信“玄学”,“她现在一直坚定地认为邻居家的狗是外公转世,因为那只狗只亲近我们家人,跟原主人不亲!”阿让说。

依据国际社会对“死亡影响”的调查研究,一个人死亡大约有9个人受到重要影响。2023年,我国死亡人口达1110万,这意味着有近1亿人经历了“哀伤”的心理体验。其中10%的人在亲人离世的半年至一年后,仍走不出丧亲的阴影。

6.jpg


不久前,话题“大学生独自处理双亲去世”登上了热搜榜,让很多网友红了眼眶。一位90后大学生小默半个月内失去了双亲,母亲在肺栓塞、白血病和中风的三方夹击下去世,紧接着父亲因过度悲伤突发急性心肌梗塞也撒手人寰。在殡仪馆,她亲手按下送父母火化的按钮,一切化为灰烬。

父母去世后的半年多时间里,小默处理好了他们的身后事,生活回到了正轨,忙着装修,还去同学家撸了他的大金毛。“我真的有在好好生活”,但小默有时还是会因为无助、焦虑而感到抑郁甚至崩溃,“那种孤独的感觉很难形容,我相信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想体会”。

以后每年的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父母的忌日,都将是她安放思念的日子。

7.jpg

图源电影《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

今年清明祭扫期,北京68座公墓、骨灰堂迎来预约高峰时段,平日里肃穆的地方热闹起来。一束花、一杯酒、几支香炷,抑或是几种亲人生前爱吃的水果,承载着生者积年累月的哀思。

25岁的医务工作者小柳虽然还没经历过亲人离世的痛苦,但入职一年来,她已目睹了白发苍苍的老人为病危的女儿在医院奔波,也给引产后的婴儿做过尸检,“那是我第一次直面死亡,最开始怂,第二次就平静很多”。医务工作者这一职业,让她渐渐不再恐惧面对死亡,“如果恐惧,就干不了这行了”,小柳说。

宠物殡葬店店主刘圆同样见证了许多分离,宠物的死亡也会给宠物主带来心理创伤。他认为生死是很正常的事,关键在于活着的人能否接受,“我觉得不应该用时间的长短来衡量一段感情,相互之间留下的回忆才是最重要的,只有这些才是永恒的。”在他看来,死亡不是终点,被遗忘才是

大卫·伊格曼曾在《生命的清单》中写道:“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第一次是心跳停止呼吸消逝,在生物学上被宣告死亡;第二次是人们出席你的葬礼,你在社会上不复存在;第三次是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

无论时间如何冲刷,不遗忘,就是对逝者最深切的怀念。

03 你想过死后的事吗?


当谈到死后的下葬方式,住在胡同里的朱大爷、带着狗扫墓的侯阿姨、喜欢晒娃的秦女士、还在上学的小李,给出了一个相同的答案:海葬或河葬。

他们给出的理由是:

“墓地太贵了,而且以后没有地方了。”

“简单,不给儿女添麻烦。”

“埋在山里多压抑,在海里多自由。”

“亲人想我的时候,到海边走走,吹吹温暖的风,听听呼啸的浪声,就会觉得我一直都在。”

打破“入土为安”的桎梏,越来越多人开始向往死后的自由。

8.jpg

3月31日,渤海湾。在亲人陪伴下,35位逝者的骨灰魂归大海。图源北京日报

今年,北京有三处预约点可办理海葬,清明节期间,还将组织多批次骨灰海葬活动。届时,亲属们将乘坐大巴,将逝者的骨灰从海淀送往天津,再换乘轮船进行海撒。不过,早在一年前的清明,就有媒体报道称北京免费海葬排期已到2025年。

而有的人,在身体还健康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思考身后的财产分配问题。

在位于东二环、北京站附近的中华遗嘱库,11年间已登记保管了31万余份遗嘱。2023年,立遗嘱人的户均资产达到744.1万元,他们要分配的不仅仅是不动产、银行存款,还有公司股权、证券基金以及名贵收藏品等。今年79岁的李峥就曾在这里立下遗嘱。

李峥有一儿一女,他打算死后让儿子继承名下那套位于东四十条的房子,“立遗嘱时,我跟闺女也打了一下招呼,她没意见,也没指望着有什么遗产”,李峥说。

起初他并没有打算立遗嘱,后来看到自己的姐夫过世后,因生前没立遗嘱,房子无法过户,子女只能跨省联系亲戚开证明,历时半年也没能解决问题。于是李峥决定在还能“好好说话”的时候就安排好财产的分配,以减少子女的后顾之忧,“省得争财产,到时候儿女打架,找七姑八爷的也麻烦,早立早踏实。”

他觉得人的寿命难以预估,应该早做准备:“人的身体没谱儿,今天活蹦乱跳的,没准明天咔嚓一下就完了,那时候再立遗嘱就来不及了。”他把银行卡密码也告诉了家人。

家里财产“七大卡车都搬不完”的刘阿姨今年68岁,她只有一个女儿,同样是为了给孩子减负,在给老伴儿做了一年多的动员工作之后,他们也来到中华遗嘱库立下遗嘱。“现在社会压力太大,孩子太忙,没那么多时间管这些事,遗产继承的手续也非常繁琐”,立遗嘱解决了她的一块心病。

虽然刘阿姨从不忌讳立遗嘱这件事,但她的女儿——今年41岁的韩女士,只要想到母亲有一天将死去,眼眶就红了,“我无法接受有一天父母死亡,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在中华遗嘱库,有一个“幸福慢递”邮筒,它不是普通的信箱,里面放着的是立遗嘱人写给家人的“幸福留言”,它们将在五年、十年,更多的是本人去世后被送到收件人手中。“希望这份幸福传递得越慢越好,父母就越健康”,韩女士说。

9.jpg

图源微信公众号“中华遗嘱库”

当大多数人都在谋划着如何让子女更方便地继承遗产时,与家人关系紧张的徐先生,在两年前来到中华遗嘱库北京第二登记中心,年仅40多岁的他立下遗嘱:百年之后把全部财产捐赠给老年公益事业。“与其把遗产留给‘那样一群人’,还不如给社会”徐先生从外地赶来后,就租住在登记中心附近,两周内走完了立遗嘱的所有程序。

与徐先生接触了两年的工作人员王艳认为,作出这样的决定,说明他虽然对身边的人感到失望,但对这个社会和世界还抱有期待,只是需要一个情感的出口。

“现在越来越多人不再避讳立遗嘱这件事,能更坦然的面对生死了”,王艳说。过去几年,遗嘱年轻化趋势明显,遗嘱人平均年龄从2018年的77.43岁,降至2023年的67.82岁。其中,中青年数量也在7年间上涨了24.5倍。

10.jpg

图源电影《飞越老人院》

从前,人们讳谈死亡,在很多地方,人死了不能说“死了”,而要说“走了”“去了”“老了”。现在,更多人选择直面死亡,提前拍遗照、立遗嘱,甚至还有人在活着的时候给自己办葬礼。

理解死亡,也更理解生命的意义。接纳死亡,不会减少丧亲者的哀伤,但在亲人离世后那潮湿又漫长的雨季,他们总能多一点慰藉。

今年是小章姥姥去世十周年,又是一年清明,她这样描述自己的心情:“最近北京的天气又冷又阴沉,始终觉得有一层雾笼罩着,自从提离职以后心里也多点轻松,清明将至,姥姥入梦来看看我吧。”

人死如远游,他归来在活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