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遗嘱办理年龄段扩大,上半年接待量同比增长300%

2023-07-19 14:00 | 查看: 136748

7月3日,据中华遗嘱库官方微博消息,中华遗嘱库于6月30日公开2023年上半年立嘱数据,今年上半年接待量同比增长300%。从“00后”到年迈老人,遗嘱办理群体的年龄段进一步扩大。


图片1.png 

中华遗嘱库创办人陈凯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表示,人们对待遗嘱的态度正变得开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经济发展带来了家庭财产的增加,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此前调查数据,城镇居民家庭资产均值超300万元,人们对财产的保护意识正逐渐加强;


二,随着老龄化趋势加快,空巢老人逐渐增多,老年人再婚需求日渐增长,更需要立遗嘱来防范纠纷、保护财产;


第三,在家庭结构型背景下,女性经济独立使得女性维权意识觉醒,家庭小型化、少子化趋势明显,使得父母对子女的利益保护意识更加浓厚。


“遗嘱观念变化其实是社会观念变化的一个缩影,大家的利益开始多元化,思考的更多也更理性了。道德约束、人情约束所带来的安全在弱化。大家更相信的是法律的保护。”陈凯表示,疫情过后,每个人对生命、对生活都有各种各样的感慨,越来越多的人提高了订立

遗嘱的意识。


22岁的陈先生是一名室内设计师,他觉得尽早安排自己以后的事情是比较保险的做法。陈先生的遗嘱受益人是一位和自己交心的网友:“在我心情低落的时候,这位朋友给过我极大的鼓励。在我离开这个世界以后,我会把我银行卡内的余额以及在老家保存的几千本图书都留给他。或许他不需要,但这是我自己的心意。”


28岁的李梦凡(化名)是一名自由职业者,身体健康,没有什么烦恼,虽然眼下生活很顺利,可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立下遗嘱的过程,也让她认真思考什么人对自己最重要。李梦凡决定把资产按照比例分配给父母、配偶、朋友、猫,还有一部分捐给动物保护协会。“虽然微不足道,但希望能在我离去后给他们留下一份保障。”


面对日益增长的遗嘱订立需求,在民众遗嘱管理和相关法律法规方面,还有许多亟待完善。陈凯指出,目前订立遗嘱的专业化程度比较低,多数提供遗嘱服务的机构缺乏专业的技术手段,不重视精神评估和遗嘱保管,使得遗嘱效力大打折扣。此外,在遗嘱执行方面,虽然目前民法典已建立遗产管理人制度,并取消公证遗嘱效力优先的规定,但是遗嘱执行和遗产管理人制度的落地还比较滞后,应尽快制订完善中国遗嘱检视制度,降低遗嘱执行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