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寻人!亲人突然离世,银行里的钱该怎么办?
2023-06-27 13:41 | 查看: 136791
有首歌写得好:“为了碎银几两,为了三餐有汤,为了有车为了房……”人来世间一遭,究竟为谁辛苦为谁忙?小沈阳在小品《不差钱》里有句经典台词:“人不能把钱看得太重,钱財乃身外之物,人最痛苦的事情是人死了,钱没花了。”
如果亲人突然离世,银行里的钱该怎么办?最近一则新闻,就引发了人们的热议。
银行紧急寻人,巨额存款或成“沉睡账户”
近日,一则新闻登上热搜#银行发现7位数存款5年未动急寻人,联系电话是空号#。
原来,浙江一银行发现1笔7位数巨额存款活期存了5年,一直没有动过,户主信息是位70多岁的河南籍老人,但电话一直联系不上。由于跨省且信息有限,银行多次查询均未找到户主。
无奈之下,只能求助媒体,希望能够找到存款的主人。看到这里,大家都很担心,当年存款时客户已经七十多岁了,现在他是否在世呢?
如果他离世了,他的亲人是否知道这笔巨款的存在?他们又能否顺利地支取呢?
也许我们从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如果一个人突遭意外,来不及向亲人交代自己的存款信息,这笔钱的“命运”会怎样?
无独有偶,去年,曾经也有两位步履蹒跚行动不便的老人,因为不知道儿子的钱存在哪个银行,带着儿子的死亡证明和查询函,冒着风雪,挨个银行查找已故独子的存款。
这对老人的儿子出生于90年,未结婚,生前在铁厂上班,在一次意外中不幸丧生。
从照片中看到两位老人骑着一个运货的小型电动三轮车,因为腿脚不方便,阿婆只能靠一点点挪动塑料椅子磨进银行,这种情况查询一个银行已是很难,要挨个银行逐一查询,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连银行保安看到这情景,都忍不住落下眼泪。
他们的儿子如果在天有灵,会不会后悔没有为父母做好安排呢?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我们都生活在一个风险社会,谁也不知道意外会不会来临。当一个人突遭意外,来不及向亲人交代自己有存款,或者是有私房钱时,这笔钱无疑会一直在银行里“睡大觉”。
笔者在百度上搜索了“亲人去世,银行里的钱怎么办?”这一问题,发现能搜索到约一亿个相关结果,足见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心程度。
也许你会问“如果老人提前将自己的银行卡和密码告知给亲人,是不是就没这么多的麻烦了?”我们不妨来看看下面这个案例。
30万元取不出,95岁老大爷状告银行
北京的王大爷没想到自己活了快百岁,生平第一次上法庭打官司还把银行给告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原来,王大爷今年九十五岁了,老伴两年前去世了。王大爷拿着夫妻二人的存折在侄子的陪同下来银行想取走存在妻子名下的30万元。
结果,因为大爷年纪大了,记性不太好,手也打颤,在几次输错密码后,这个账户就被锁住了。
银行工作人员解释说,账户被锁住了,30万元就变成了遗产了,得公证处出具一份证明才能将钱取出。
于是,王大爷又在侄子的陪同下来到公证处,工作人员听王大爷讲了事情的由来,感叹道:“什么事情只要沾上遗产两个字,那麻烦大了!”
那么,王大爷夫妇当初为什么没有立遗嘱呢?原来,王大爷夫妻二人年龄相差10岁,两人上无父母,下无子女,只有两人相依为命。
王大爷想自己肯定会走在妻子前面,为了让妻子以后的生活有保障,就把钱全部存在了妻子名下。没想到造化弄人,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个样子。
考虑到王大爷的实际情况,为了让老人少折腾,公证处的工作人员给王大爷支了一招,把银行给告了。
庭审中,银行的委托代理人提出,王大爷不能提供密码,要有公证书或者判决书才能支取这笔钱,在原告不能提供公证手续的情况下,必须依靠判决才能支取。
人生无常,提前安排,亲人少麻烦
王大爷的官司法庭最终判决如下:
大妈名下的30万存款中的一半归王大爷所有,另一半作为遗产应当由继承人继承。被告银行依据规定,拒绝王大爷支取存款并无明显不当。30万元存款及利息归王大爷所有。
事后,王大爷的侄儿说:“要是姑姑生前立下遗嘱,指明财产归老伴,那就不用打官司了。”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死亡和遗嘱”常被认为是忌讳的事,但随着人们的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立遗嘱的重要性,一份合法有效的遗嘱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规定。
中华遗嘱库在此提醒您,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
安享幸福每一天
如今孤寡老人现象日益凸显,将财产赠与朋友或组织的案例并不少见,该如何才能保障自己的晚年生活?
建议建议此类市民可以通过遗嘱+意定监护的方式来保障自己生活。
设定朋友、组织、信任的身边人作为自己的“监护人”。在自己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由该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负责照顾自己的晚年生活;
将财产遗赠给照顾自己的“监护人”。
综合方案,为老人生前身后事“护航”,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安心养老、幸福养老,让他们最后的时光体面度过、有尊严地离去。
中华遗嘱库在此特别提醒您,提前立好一份遗嘱,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负责表现。不至于在意外来临时,让家人留下一脸茫然和一堆麻烦事。
遗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家庭财产安排和传承的最佳工具。生前订立遗嘱,不仅能简化继承手续,避免财产纠纷,对维护家庭和睦、构建和谐社会亦有重大意义。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