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嫁没抚养孩子,也好意思回来分遗产?
2023-04-14 17:25 | 查看: 131576
“遗产继承问题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当遗产涉及到亲情,问题就显得更为棘手。”近日,南通一名男孩因癌症去世,他想把遗产留给抚养自己长大的爷爷奶奶,却被早已改嫁的生母据为己有,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网友均表示不能接受,议论纷纷。不久后,母亲就不顾爷爷、奶奶劝阻改嫁了,并把小李丢给了爷爷 、奶奶,再也不闻不问。5岁时,小李遭遇一场车祸,爷爷、奶奶借遍亲友为他做康复治疗。17岁时,他又患一种慢性病。此时爷爷、奶奶已经是六十多岁了,但为了给小李治病,爷爷、奶奶不顾年迈体弱,硬是四处打工赚钱 ,治好了小李的病。他在心中暗暗发誓,自己一定要努力赚钱,让爷爷、奶奶过上好生活。小李是一个知难而进的人,他先后到多个地方打工,无论打工有多苦多累,他从来没有退缩过。经过数年努力拼搏,他不但买了车,还在镇子上买下了一套二手房,打算作为自己日后的婚房。去年10月份,小李突然觉得自己既消瘦又乏力,到医院检查后,小李崩溃了。医生告诉他说,已经肝癌晚期。当爷爷、奶奶得知小李患上肝癌,打算卖掉一切财产为小李治病,但小李却拒绝了。他深知自己的病是没治了,不想再折腾已经年迈的爷爷、奶奶,所以他仅接受保守治疗。此时,他想到了自己名下的车子 、房子和其他财产,他觉得:自从母亲改嫁后,不但没有抚养过他,也很少来看他。自己能活到30岁,都是爷爷、奶奶的功劳,自己死后,应当将车子、房子和其他财产留给为自己操劳了一辈子的爷爷、奶奶。小李在A4纸上打印:“在我去世后,我所有财产都归爷爷奶奶所有,其他人无权干涉。”为了保险起见,小李又在上面签下了具体日期与自己姓名。而那个把小李扔给爷爷奶奶抚养的母亲,居然带着新欢和她再婚后生的儿女,强行搬进了小李镇上的房子里。小李母亲的做法让爷爷、奶奶不知所措,在驱赶小李母亲一家人多次无效情况下,小李的爷爷、奶奶仅靠着小李留下的遗嘱,将小李的母亲告上了法庭。而法院经过审理认为,小李虽然在A4纸上打印下了遗嘱内容,不过在当事人打印遗嘱时,却需要有见证人在场见证,如果没有见证人见证以及签字的情况之下,这份遗嘱在我国是无法得到法律保障 。
在遗嘱无效,又没有遗赠抚养协议的情况下,按照法定继承处理,小李的母亲作为第一顺位法定继承人,可以取得小李留下的遗产。而含辛茹苦照顾小李的爷爷、奶奶,仅仅能分到小部分。
最终,失去儿子和孙子的爷爷奶奶后半生又要如何度过呢?要如何避免前车之鉴?
其实想避免这样的悲剧,有两个办法。
小李幼年时父亲去世后,母亲改嫁时未带着孩子,就是遗弃;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丧失继承权 ,其中有一点就是遗弃被继承人。这种情况下,没有第一顺位继承人,由第二顺位爷爷奶奶来继承。遗嘱的效力,一方面需要验证遗嘱的实质内容,另一方面需要符合形式上的要求。而且,打印遗嘱并不是直接打印出来签字那么简单,很多人误以为打印遗嘱只要打印出来就可以了。但按照法律规定,打印遗嘱有严格的生效要求,必须有合格见证人 ,也要在每一页签名,注明年、月、日,缺少其中一项,都将可能导致无效。"《民法典》第1136条:打印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遗嘱每一页签名,注明年、月、日。”因此,为了避免风险发生,立遗嘱时还是优先选择专业机构订立遗嘱,避免家人之间出现继承纠纷。在中华遗嘱库,已建立了一整套符合法律规定的软件和硬件流程,通过专业登记软件,借助人脸识别、身份验证、精神评估、密室登记、指纹扫描、现场影像、专业见证、文件存档和保密保管等功能,使立遗嘱人订立遗嘱的真实性得到了有力保障。截止2022年底,最高人民法院《中国裁判文书网》公示了91例涉中华遗嘱库的生效案件。判例显示,人民法院在审判中根据中华遗嘱库出具的证明直接认定遗嘱真实合法有效。针对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中华遗嘱库如何保证遗嘱百分百有效?中华遗嘱库管委会主任陈凯先生表示,中华遗嘱库已将关于社会存证场景遗嘱案例中的相关标准落实到遗嘱登记过程中。2018年9月27日,中华遗嘱库与司法电子云平台合作,成功将司法电子证据备案与遗嘱登记融合在一起,使遗嘱登记保管更具司法公信力。一旦涉及诉讼,与案件相关的遗嘱订立时间、遗嘱人的身份、遗嘱内容的真实性等信息,都可通过法院电子证据平台进行查验追溯。由此看来,中华遗嘱库无论在“超长待机”方面,还是社会公信力、司法方面,都是毋庸置疑的。遗嘱效力就更加没有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