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离婚冷静期”真的来了 没想到被广大网友热议的“离婚冷静期”真的来了! 民政部近期发布的文件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实施。民政部将调整离婚登记程序: 申请→受理→冷静期(30天)→审查→登记(30天内共同去领离婚证) 总结下来,重要的信息就是几点: 1.双方到婚姻登记处申请离婚后,30天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撤回登记申请。 2.冷静期30天满后,必须双方都亲自到场申请离婚证。未亲自到场、只有一方到场、或逾期领取的,都视为撤回离婚申请。 3.冷静期后依然申请离婚,需要再等待30天的审理期,最后才能拿到离婚证。 4.婚姻登记处不再受理因【胁迫结婚】而请求撤销的业务。今后【胁迫结婚】受迫的一方,只能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 总而言之,离婚的程序变复杂了,协商顺利也要60天。 很多人都在担心,冷静期会不会让家暴受害者逃离暴力变得更困难。 为了澄清这方面的误解,民政部特意强调: 冷静期不适用于起诉离婚。 如果有家暴情形的,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离婚没有冷静期的规定。 02为什么要设置离婚冷静期? 一听到“离婚冷静期”,很多网友立马提出质疑: “这是在干涉婚姻自由吗?” 根据民政部统计,自2003年起,我国离婚率连续16年上涨,“闪婚”后“闪离”等轻率离婚现象有持续增加的趋势,甚至出现了“深圳离婚预约一号难求”的现象。 △5月15日的广东省婚姻登记网上预约系统显示,自即日起到今年6月16日,深圳市各区的离婚剩余预约量均为0。 有专家表示,30天的离婚冷静期没有违背“离婚自由”的原则,而是为了预防在协议离婚中出现的冲动型离婚,并且它只适用于协议离婚。 据中央政法委披露的一起案例显示,离婚诉讼案中的两位85后上诉人只经历了短短一年的婚姻,有一个乖巧可爱的女儿。 在开庭后调解中,调解员了解到,他们没有原则性矛盾,情感也没有完全破裂。 这对85后小夫妻,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生活琐事乱了方寸,又在父母的过度干预下慌了手脚。 没有法庭上的剑拔弩张,两人在调解中都冷静了下来。 最后,丈夫和妻子分别向法院提交了撤回上诉和撤回起诉的书面申请。 调解是“最后的刹车”,可不是每次“刹车”都能拦住奔涌向前的“火气”。 这种情况下,离婚冷静期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冲动离婚的现象。 03离婚冷静期是否合理? 近期,韩国综艺《我们离婚了》风靡网络。节目中的专家提到,华盛顿医科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 离婚是人生中压力排名第2的事情。 《我们离婚了》中,一对是共同生活了26年,但无法真诚沟通的夫妻;另一对是充满爱意,但家庭矛盾无法调和的年轻夫妻。 从他们离婚后同居生活中,可以看到,维系岌岌可危的婚姻给男女双方带来的伤害。 毕竟,如果不是万不得已、忍无可忍,谁会选择离婚呢? 界妹并非要鼓励大家不结婚、结婚的赶紧离婚。只是—— 婚姻自由是否应包括离婚自由呢? 04好的婚姻,要双向安全 无论恋爱还是结婚,我们都希望这份关系可以给自己一份安全感。 但是大多数时间,这种安全感都依赖于个人品质和双方的感情——彼此相爱,所以相信对方不会害自己;因为对方的品质,相信即使分开对方也不会害我。 不可否认,深厚的夫妻感情,是建立婚姻安全最简单的方式。 但世界上最不可控的就是感情,最不可知的就是人心。当初爱得死去活来,如今撕得你死我活,这种戏码随时都在上演。 因此,仅仅通过感情建立的婚姻安全,是最盲目、最不可控的。 感情和财产均是家庭的组成部分,时常围绕这两方面。 然而,感情是最不可控,真正可以落地和有必要进行控制的,财产安排规划——看得见、摸得着。这个会让您更有安全感。 最近听到了一个让人唏嘘的故事: 章女士因为丈夫出轨愤而提出离婚诉讼,正在法院审理过程中,章女士突发脑溢血去世。 而前一天还跟她对簿公堂要“一别两宽”的丈夫,第二天却起诉继承她一部分遗产。 类似案例时常有发生,在两人分居、离婚期间,一方突然去世,对方作为继承人而继承了巨额财产——于情,让人愤恨,于法,却又让人无奈。 道理很简单,我国《民法典》继承篇明确规定,第一顺位继承人范围是父母、配偶、子女。 只要还没离婚——离婚诉讼期间一定是还没有离婚嘛——就是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虽然感情已经破裂,双方视同仇敌,不管头天在法庭上打得如何你死我活,但在法律上仍然是“至亲至疏夫妻”,其中任何一方离世,对方都可以作为第一顺位继承人获得相应的财产。 总之,法院做出离婚的判决之前,双方仍然都是彼此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冗长的离婚诉讼期间,真的是一个人生风险的高危阶段。 那么,有什么办法来规避这种法律风险? 答案很简单——离婚期间,请及时订立遗嘱! 看了章女士的例子,令人遗憾!如果她在准备离婚之时,就做了妥当的安排,及时订立一份遗嘱,确定自己的父母是唯一的继承人,就可以弥补这个人生遗憾…… 其实人生的每一刻都应该订立遗嘱,那么我们为什么今天专门强调离婚期间? 因为在这个特殊时期,有一个人,在情感上是你的死敌,但在法律上是你的至亲。 通过章女士事件,中华遗嘱库给大家一个提醒: 特殊时期,切记一定一定要提前做好财产安排,而订立一份遗嘱是基础。 遗嘱是家庭财富保护和传承的“标配”,也是第一道防线。 |
友情链接|关于我们|招聘信息|联系我们|
版权:北京阳光老年健康基金会 中华遗嘱库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中华遗嘱库
网站备案信息: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6985 京ICP备12020470号-4
GMT+8, 2021-2-26 23:22 , Processed in 0.041809 second(s), 12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