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说“养儿防老”的人们,现在过得怎么样了?

2024-11-01 09:54 | 查看: 131397


以前大家都认为“养儿防老”是一个天经地义的事儿,是家家户户深入人心的传统理念,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家庭的养老方式。
然而,在2024年的今天,这个观念还适用吗?
1.png
图片来源:网络

01
孩子养大了,还能“防老”吗?

“养儿防老”曾经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在那个年代,家庭是养老的主要力量,子女是父母晚年生活的依靠,四世同堂、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是多少人心中的美好愿望。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在悄然变化。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爱上了老年大学,学新知识、练新技能;积极参加社区活动,交朋友,一块儿唱歌、跳舞、锻炼身体;还有的老人“说走就走”,去旅行看看外面的世界。
另一方面,因为随着社会节奏加快,儿女们忙于学业和事业,他们往往要面对巨大的压力和繁重的工作,不能像以前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照顾老人。

2.png

图片来源:网络

因此,老年人们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晚年生活。他们逐渐意识到,养老光靠子女是不够的,还得自己提前做好规划。
于是,他们开始关注健康,注重养生,积极参加各种对身体和心灵有益的活动,保持精神与活力。同时,他们也开始琢磨如何合理分配财产,确保晚年生活能过得安稳踏实。
3.jpg
图片来源:网络
老年人不再只是依赖子女养老,而是开始主动规划自己的生活,追求独立和自我实现。这种转变既代表着社会的进步,也反映了老年人在物质和精神上的更高追求。


02
自己养自己?能把自己“养的更好

张奶奶是人们眼中特别精致的一个 “小老太太” !一儿一女各自成家,眼看着孙子孙女也都上学了,她开始了丰富多彩的老年生活。
年轻时,爱好文艺的张奶奶,因为工作和养育儿女,不得不把自己的爱好搁置一旁。不过,如今她把这些爱好都“捡”回来了!她每天早上去跳舞,下午去唱歌,晚上还要在家里练习朗诵或者书法,不仅锻炼了身体,活泛了头脑,还结识了一群同样热爱艺术的朋友。

4.png

图片来源:网络

在一次社区普法讲座中,张奶奶接触到了遗嘱规划的知识,回家第一时间就跟老伴儿说了自己的想法,“咱们不如把身后事都安排好,不仅给儿孙们省了事儿,咱俩也能彻底解放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玩什么就玩什么,多自在!”
老伴儿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他们来到了中华遗嘱库。在这里,他们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立下了一份清晰、合理的遗嘱。这下子,张奶奶和老伴儿心里踏实多了,不用再为以后的事儿操心了。

5.jpg

图片来源:网络

现在,张奶奶逢人就说,“养儿防老,可不是指望孩子来养活咱们,而是咱自个儿把养老生活规划好,保持年轻的心态,努力活得更久,陪伴孩子的时间更长!”
张奶奶的话在邻里间传开了,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老年人同样可以拥有独立自主的生活。她每天都会去公园锻炼身体,和老朋友们一起跳舞、聊天,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张奶奶的故事正在影响着更多的老年人:即使年纪大了,也可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与子女保持良好的关系,同时维护自己的独立和尊严。
此外,提前规划遗嘱,不仅是为了预先安排好自己的养老事宜,更是一种让自己和子女都能轻松自在的生活态度和明智选择。

6.png


03
“养儿防老”到“自立养老”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60岁及以上人口29697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1.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167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5.4%。

7.jpg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这些数字不仅对“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也对社会养老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未来子女们可能无法单独承担起养老的责任。因此,老人家更要提前为自己做好养老规划,为养老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
从“养儿防老”到“自立养老”,这不仅仅是一场养老模式的转变,更是一场心灵的蜕变。它意味着老年人开始从传统的家庭依赖中解脱出来,以一种更加独立、自主的态度去面对生活。

8.png

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和理解,我们需要齐心协力为老年人们提供更多的养老资源和服务,让老年人在“自立养老”的模式下过得更轻松、更自在。
比如,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健康、精神关怀、生活支持、养老规划等各个方面的支持,以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只有这样,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才能更加丰富多彩,社会养老体系才能更加完善。
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和谐的养老新时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