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百姓办实事 | 石景山爱老护老中心第三次普法讲座

2022-09-23 15:57 | 查看: 132762

 2021年10月,在石景山爱老护老服务中心,中华遗嘱库志愿者服务队石景山小分队,开启了针对辖区内居民的两场“中华遗嘱库公益普法讲座”。


当天有30多位居民参会,参会的居民以老年人居多,但全场居民都全神贯注地聆听。张建涛老师对每一个真实案例都深入透彻地剖析讲解,都能让居民点头认可、陷入沉思。


讲座的内容让老人们感觉案例既在情理之中,又对法条感到惊讶与意外。讲座之后,居民们带着心中的疑问,纷纷排队等候与主讲老师沟通、咨询,久久不愿离开……



image.png



11月14日上午10:00,第三场“中华遗嘱库公益普法讲座”在石景山爱老护老中心开讲啦!


本场讲座现场,服务队的伙伴为每一位到场的居民准备了《风险测评表》。《风险测评表》背面有10个问题,讲座开始之初,张建涛老师留出两分钟时间,请大家动笔写下每一个问题的答案。


在场的每一位居民都认真填写,写的过程中不时停下来思索一下,然后再接着写。尽管张老师多次提醒讲座正式开始,依然有人迟迟不愿意放下笔,总有“纸短情长”的感觉!


字虽少,但每一个字都包含了对家人的担忧和爱!“字少情重、一字千斤”,爱和责任跃然纸上!


不在现场,您很难想象当时的情景!这十个问题是多么深入人心,令人深思而不可草率,每一个答案都是深思之后的凝练表达!


image.png


到底是什么样的普法内容让居民听一次就能感到如此受用呢?是怎么样的讲述让他们听几次都觉得不够听呢?


这不得不从主讲张建涛老师开始说起。张建涛老师是北大法学学士,中华遗嘱库优秀义工。从事公益活动十余年,尤其是近两年的业余时间几乎都投入到中华遗嘱库的公益事业里。


正因为张老师每一次的全情投入,以及在实践中不断思考研磨,《民法典》中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条款,经她的讲解把生硬难懂的法律法文,变成了易懂易感受的“情境代入型”法律条款。


“以案说法”的方式,将枯燥晦涩的文字跃然眼前,这也正是虽已是寒冬,居民们却不畏严寒,迫切赴会的原因所在。


image.png


《民法典》中关于家庭财产继承等方面的法条,都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例如,“我们离世后,房子和财产真的就全是孩子的么?”


我们也许知道这些内容,也许了解过,也许听说过。但几次讲座下来发现,很多居民对《民法典》中关于家庭财产继承的内容还只是停留在略知一二的层面上,法律到底是怎样规定的,到底和自己家庭现在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却是不甚了解。


然而,许多时候事情不是我们自以为的那样,没想到的事情并不代表不会发生。律给了我们明确的方向,并不是让我们等事情发生后再去补救,防范永远大于弥补。


image.png


中华遗嘱库志愿者服务队的公益普法系列讲座”,让更多的普通居民知道、了解并感受到法律条款与自家民生”息息相关,及时进行自我审视。


从而发现许多事情已经亟待运用法律工具去做提前防范,维护家庭幸福美满——这也正是中华遗嘱库解后顾之忧,传和谐家风的宗旨的体现。 


讲座的最后阶段,张老师让大家把《风险测评表》再次拿出来,填写表格正面的家庭结构图。在场的叔叔阿姨有的不太会填写,志愿者们一对一的指导、协助完成。


家庭结构完整明确地展现在框架中之后,结合着张老师的授课内容,居民们不难发现自己的家庭风险所在。面对跃然在纸上的风险预警,现场有两位居民当时就预约了周六爱老护老服务中心一对一咨询。


image.png


爱老护老服务中心的咨询室,在每周六下午13:00~17:00对外开放,届时由中华遗嘱库常务理事亓奉兰女士面向居民进行一对一咨询服务。现场聆听讲座的居民中有两位阿姨,就是在咨询室负责人王慧老师在户外宣传时偶遇到并邀请到现场聆听讲座的。


最后在拍摄本次讲座大合影的时候,有几位居民迫不及待地向张老师提出预约讲座的要求!


“张老师,您要去我们社区去讲啊,关于遗嘱、继承大家都需要知道!”“张老师,您到我们社区,好好讲讲。”“张老师,我回去跟居委会联系,您到我们那里普法”……


张建涛老师承诺大家:“等到疫情管控结束,合适的时间,我们可以送课上门,请大家放心。” 


微信截图_20220930131938.png


无论酷暑夏日还是数九寒冬,公益普法的路上,中华遗嘱库志愿者服务队秉承中华遗嘱库使命和服务宗旨,用永不退却的热情和热心,帮助身边的每一位有需要的人。


在全社会宣传“幸福留言”理念,推动遗嘱进入每个中国家庭,帮助老百姓“解后顾之忧,传和谐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