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在行动 | 中华遗嘱库志愿者服务队开设普法咨询室!

2022-09-23 15:51 | 查看: 132581

中华遗嘱库志愿者服务队的张建涛老师从事公益活动十多年,几乎全部的业余时间都投入了中华遗嘱库的公益事业中。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建涛老师来到了石景山爱老护老中心,发现中心里的居民对财富传承十分感兴趣,就想为附近的居民开展一次普法宣传讲座。


微信截图_20220930132041.png


就这样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在2021年10月10日这一天,开始了第一次《民法典》普法宣传讲座。当天到场的老人非常多,有的是提前预约登记的,有的是被老人中途打电话叫来的,原本不大的场地座无虚席。老人们听得津津有味,每当一个案例讲解分析完就会爆发一阵热烈的掌声。


微信截图_20220930132053.png


讲座大约一个多小时,老人们听得非常认真,讲座过程中,听到建涛老师讲的真实案例时,有的老人频频点头,有的老人托腮深思,还有的老人拿出手机录音拍照,生怕错过了记不住。


讲座结束后,老人们都连连称赞,直说老师讲得真好!纸质版的《民法典》字小,不便于老人翻看,里面的法律法条也难以理解。


建涛老师用真实发生的家庭案例,再结合《民法典》里的法条,这样讲解大家就都听明白了。老人们在夸赞和感谢的同时,还表示这样的讲座应该多举办。大家纷纷问志愿者服务队的伙伴们下一次讲座的时间,说要提前预约还想听。


就是这样在石景山爱老护老中心举办的第二次普法宣传讲座定在了2021年10月24日的上午。


微信截图_20220930132109.png


10月24日上午,老人们早早地就来到爱老护老中心,生怕来晚了没地方坐。值得注意的是,来听讲座的居民中,还有80、90后的年轻人。如今在年轻人眼中,遗嘱已经不再是一个需要避讳的话题。


目前,全国有大约三万名年轻人订立了遗嘱,有1/3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其中包含了不少“90后”。他们也开始考虑死亡,考虑自己身边重要的人。


通过两次讲座,爱老护老中心不但认可了中华遗嘱库志愿者服务队的授课能力和效果,也感受到了老人们对于普法宣传讲座的需求。


很多老人都说,以前也听说过《民法典》,但是听不懂拗口的法言法语,觉得法律与自己的生活隔得太远,没有“代入感”,一阵热闹之后往往留不下太多印象。


通过两次的讲座,老人们的感触特别多,建涛老师运用“以案说法”的方式,非常接地气,有一些案例就是自己身边的事情。


微信截图_20220930132120.png


在第二次讲座结束后,爱老护老中心宣布,为了让更多的居民知法、懂法,能够更好地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中心主动提供一间办公室用作中华遗嘱库的咨询室,以满足居民一对一隐私咨询的需求。在场的居民非常赞成,用热烈的掌声感谢中心的付出。


咨询室的设立对居民来说,能更好地保护居民的隐私,一对一的服务能让居民深入了解自己家的风险和如何防范的方法,实实在在的帮助居民做好家庭财产的安排。


微信截图_20220930132141.png


经过两天的布置,第三天中华遗嘱库志愿者服务队就迎来第一位来咨询的居民。王阿姨今年65岁,由于家庭结构复杂,想提前做规划,通过义工张桂香伙伴的介绍,王阿姨得知石景山爱老护老中心开设了咨询室。


于是,在张桂香伙伴的陪同下来到咨询室做遗嘱咨询服务。首次服务由中华遗嘱库常务理事亓奉兰女士亲自接待。面对王阿姨提出的遗产继承等问题,亓女士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并提供了合理建议。


微信截图_20220930132210.png


在石景山爱老护老中心开设的咨询室由中心和中华遗嘱库志愿者服务队共同打造。由义工伙伴王慧担任咨询室负责人,帮助居民预约一对一的咨询服务。


咨询室主要为居民提供家庭财产继承风险分析、遗嘱咨询等服务。引导居民以法律途径反映诉求、解决争议,及时化解矛盾纠纷,让居民拥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咨询室设立在居民家门口,居民不用出远门就可以零距离现场学习法律知识,也能亲身参与讨论法律知识,同时居民得到便捷有效的法律援助。大家对这种“零距离、惠民生”的普法宣传方式连连点赞。


微信截图_20220930132226.png



崇德向善,以善意传播社会正能量;爱人以德,凭爱心以德聚力敬老人。普法宣传入人心,义工志愿者在行动。


秉承“解后顾之忧,传和谐家风”的宗旨,向全社会传播幸福留言理念,帮助更多人管理好家庭事务,和谐传承财富、传递幸福、传递关爱。